如果追寻科技信息工作的学科范畴,情报学应是其上位类。那么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就应当是军事情报学的一个分支。和其他学科一样,军事情报学研究方法也包括:定性的研究方法,定量的研究方法,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 作为一种研究的手段,是基础的研究方法之一。定性研究在实践中,常用来确定学科发展态势与发展的性质,主要用于探究性分析。同时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和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的定性分析,就不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描述,就不能建立起正确的理论假设,定量研究也就因此失去了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定量分析,就不可能得出科学而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 在情报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定量分析就不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目标的制定。定量分析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定性分析的重要性。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内容分析法是数量化的系统分析,是较为客观的分析方法,具有非接触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特点,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因此,内容分析法是目前情报学领域刚刚兴起,备受关注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与纯定性或纯定量的研究方法相比,能够找到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研究思路与效果。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事物的量作为一种测量的工具, 对质进行精确的量化, 不但可信而且有利于对质的系统研究和了解。军事情报领域的研究同样也是如此,在军事情报领域的研究中不但要追求性质方面的考察, 同样也需要对其数量关系进行研究, 如果只满足于定性的研究, 就很难达到对研究目标的全面认识以及认识的深化。
目前,在军事情报学领域定性的研究过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军事情报学是人文性质的学科,在学术传统上注重人文性质,对定量的研究在主观上就有一种不屑一顾的观点,认为不就那么几个数字吗,能说明什么问题。其次,军事情报学研究阵线长、头绪多、内容杂、因素多,许多研究对象不具备明显的数值特征,无法进行量化研究。由于军事情报研究领域缺乏定量的研究,定性研究的比例过大,论文内容显得空洞,论述显得模糊。所以,必须采用科学的定量研究,才能做到对我们所从事的研究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如何将情报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引入装备情报研究工作,是我们现阶段及未来装备情报发展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定量分析方法
从科学认识的过程看, 任何研究或分析一般都是从研究事物的质的差别开始, 然后再去研究它们的量的规定,在量的分析的基础上, 再作最后的定性分析, 得出更加可靠的分析。传统的分析理论更多地依赖分析专家对分析问题进行主观判断, 主要依靠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进行推理, 而定量分析理论则集合了人的主观判断, 借助数学方程、矩阵图表、电脑模拟和建构模型进行趋势外推, 最终再由专家整合评估结果做出最后结论。所以, 情报分析领域的定量分析理论是把定性分析和定量推理相结合。
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模式:定量分析一般遵循这种思路: 首先提出不同假设和可选择的结论, 比如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考察问题提出假设, 然后把主观评估“换算成”可能性的数值, 接着进行数理逻辑运算, 用大量的数据进行推理, 比如可以运用各种趋势外推的数理逻辑程式, 最后由人整合最终结论。
定量分析理论的主要类别:定量分析理论体系之中有一系列方法, 各种方法的相同点主要是数理逻辑的应用和智能工具的运用, 不同点则是进行推理的具体模式和借助手段的区别。大体上可以分为 3 类:
(1) 统计方法: 包括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数据库分析法和多维检索分析法等;
(2) 趋势外推方法: 包括贝叶斯分析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马尔科夫链法等;
(3) 模型建构方法: 包括博弈分析、兰彻斯特方程、层次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模拟法等。
下面结合军事情报研究实例,分别介绍以贝叶斯分析法代表的趋势外推方法;以内容分析法为代表的统计方法;以层次分析法为代表的模型建构方法。
2 定量分析---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中的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分析方法, 界于定量与定性研究之间, 能够找到纯定性、纯定量方法难以达到的研究思路与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学者 H·D 拉斯维尔等人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 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分析对象,获取许多军政机密的情报, 这项工作不仅使内容分析法显示出明显的实际效果, 而且在方法上取得一套模式。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发表《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一书, 确立了内容分析法的地位。真正使内容分析法系统化的是J·柰斯比特, 他主持出版的“趋势报告”就是运用内容分析法。享誉全球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就是以这些报告为基础写成的, 他的咨询公司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 份美国报纸进行分析综合, 经过几年的积累, 在这部书取得成功的同时, 众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内容分析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巨大作用和潜力。
2.1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研究过程
一般而言, 内容分析法可以分为几个独立的阶段进行:
2.1.1 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
首先将研究目标加以清楚的表述。确定研究的最终目标并加以清楚的表述是十分必要的, 这将有助于使资料的收集围绕确定的主题进行, 尽量减少收集那些对研究无助的资料。建立假设, 即确定分析目的。因为以下每一步骤的设计均取决于分析目的, 所以内容分析首先要有明确的意图。
2.1.2 抽取样本
当分析某些资料时, 对全部内容进行普查很难做到, 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进行抽样, 选择最有利于分析目的, 信息含量大, 具有连续性, 内容体例基本一致的文献进行研究。
2.1.3 选择分析单元
即寻找分析所需的各项考察因素,这些因素都应与分析的目的有一种必然的联系, 如单词或单个符号、主题、人物以及意义独立的词组、句子或段落及至整篇文献都可以作为分析单位。
2.1.4 建立分析类目
内容分析的核心问题在于建立分析内容的类目系统, 这种系统的构成随着研究主题的不同而变化, 就像贝勒逊所指出的“特定的研究必须建立起明确的类目并使之适用于问题和内容”。在有效的类目系统中,所有的类目都应具有互斥性、完备性和可信度。互斥性是指一个分析单位可以且只可以放在一个类目中; 完备性是指所有分析单元都应有所归属。类目中必须有适合每一个分析单元的位置; 信度是指类目系统应具有可信度, 也就是说, 不同的编码者对分析单位所属类目的意见应有一致性。
2.1.5 定量处理与计算
在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情况下, 首先要对分析单元进行编码, 把数字语言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符号, 再使用统计分析法统计各类别出现频数,语义强度或空间数额。一般认为频数计量法是文献定量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统计分析法, 即统计每一变量值的出现频数即所占百分比。
2.1.6 解释与检验
研究人员要对量化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并与文献的定性研究结合起来,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分析结果还要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这样才具有最终说服力。
2.2 内容分析法的优越性
内容分析法具有客观、系统、定量的特点,是一种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界于定量与定性研究之间, 能够找到纯定性、纯定量方法难以达到的研究思路与效果。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发展, 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为代表的信息化潮流不仅席卷发达国家而且也波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这个大题目下,对网络的研究和对网络数据的分析是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在情报研究工作中采用内容分析法, 把原来定性研究的问题转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来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有着其他定性方法无法比的系统性、客观性和定量性。比如, 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近 5 年网上关于装备发展状况的信息, 研究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和趋势预测,这类研究常常需要分析5年、10 年或更长时间的样本,才能发现其报道量和观点的变化。利用网络数据的内容分析开展此类研究具有覆盖面广、获取信息便捷等优点,尤其是对与网络有关的主题内容分析,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结 语
综上所述, 军事情报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 定量研究为辅。在具体研究中, 两种范式各有利弊,均有难以消解的不足。比如, 定量研究过分强调结果分析的量化程度, 而对研究手段、设计、程序等环节重视不够,研究手段相对单一, 加上研究情境难以严密控制、数据搜集程序难以严格遵循, 在筛选变量、加权择优的过程中必然会损失部分信息, 从而影响测量的客观性和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而定性研究对研究者的要求相当高, 若训练无素往往带来研究的主观性、随意性; 再加上缺少准确测量和数据分析, 使得研究结论精确性差。由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各自的缺陷, 因此, 急需一种研究方法能够克服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 更好地服务于军事情报领域。内容分析法将定性和定量两种范式结合起来使用, 比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更有优势。这种研究方法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的系统性、客观性和定量性。因此, 内容分析法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将会大有用武之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发展, 信息化、内容产业、内容管理作为一个热门话题, 自然也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国外内容分析法相关的英文软件多达数十种, 相对而言,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 我们要致力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 特别是中文内容分析软件的研制开发, 对中文网络数据进行序化, 这项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 其研究成果将能解决目前网络信息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瑞英. 从定性、定量到内容分析法[J]. 现代情报,2005,(1) .
[2] 李景龙. 贝叶斯分析理论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J]. 情报探索,20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