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Intel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的Thunderbolt 5接口标准,也就是雷电5,无论传输速度还是连接能力,都实现了一次巨大的飞跃,更是展示了基于雷电5的新一代笔记本、扩展坞原型。
这里,我们就看看雷电5到底带来了哪些变化,可以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以及Intel在背后有怎样的思考,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说到Intel,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CPU处理器产品,但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Intel早已从单一的芯片公司转向了平台化探索和发展,不断整合硬件、软件、服务实现一体化,尤其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推出在底层技术上进行创新。
比如Wi-Fi 6E/7、雷电这样的无线和有线连接技术,比如Evo、vPro这样的平台级产品,比如ICPS(连接性能套件)这样的网络连接体验改善软件,比如Unison这样的打通PC与手机的跨平台技术,等等。
雷电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诞生十余年来不断提升传输性能和效率,扩展连接能力,简化连接方式,让设备上的接口越来越少,逐步走向大一统。
回顾历史,雷电技术诞生于2011年,实现了单一接口同时传输视频和数据,带宽上来就有10Gbps,2013年的第二代翻番至20Gbps。
2015年的第三代不但再次将带宽翻番至40Gbps,引入了供电能力,还采用了标准的USB-C接口形态,开启了新时代。
2019年,Intel 10代酷睿原生集成了雷电3,更方便部署和普及,同时慷慨地将雷电3传输技术免费贡献给USB-IF组织,由此诞生了新的USB4,带宽同样有40Gbps,目前正在迅速普及。
2020年,雷电4诞生,这次带宽没有变化,但各项体验都有显著提升,而且从11代酷睿开始原生集成,广泛用于众多笔记本、显示器、集线器、扩展坞等设备。
目前,雷电技术已经得到极大普及,13代酷睿处理器90%的型号都带有雷电4,所有Evo、Evo Enterprise认证的笔记本都具备雷电4,Windows、Linux、macOS、ChromeOS四大系统全部支持雷电4。
基于雷电3/4设计的PC电脑产品已经超过1500款,各种配件也超过了1000款。
其实发展到今天,雷电3/4、USB4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接口形态一样,带宽一样,还都能传输HDMI、DP,都能供电,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雷电还有啥优势?
事实上,USB4、雷电4确实可以实现大量相同的技术特性,但对于USB4来说绝大部分都是可选项,支持与否就看设备厂商的选择,而对于雷电4来说都是强制性的,这就意味着只要使用雷电4接口,就可以享受各种高级连接体验。
这包括强制性检测与认证、40Gbps传输带宽、2米长度40Gbps数据线、最多4个接口、至少15W充电功率、双4K60显示器连接、至少一个接口支持供电、系统睡眠唤醒、Intel VT-d DMA保护机制,等等。
同时,得益于Intel体系化、平台化的优势,雷电4接口还有着CPU处理器与操作系统原生集成、平台验证、雷电认证、Evo/vPro用户体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这都是USB4所无法享受的。
Intel客户端计算事业部产品经理蓝昕
查看更多资讯请关注6z6z下载站